

|
中级汉语口语1(第二版)(Intermediate Spoken Chinese Book1, 2e) (Paperback)
by 刘德联, 刘晓雨
Category:
China & Asia, Mandarin learning, Spoken Chinese |
MSL price:
¥ 72.00
[ Shop incentives ]
|
Stock:
In Stock |
MSL rating:
Good for Gifts
|
MSL Pointer Review:
汉语口语进阶版教材,配合《初即汉语口语》系列使用最佳。 |
If you want us to help you with the right titles you're looking for, or to make read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your needs, please contact our consultants. |
 Detail |
 Author |
 Description |
 Excerpt |
 Reviews |
|
|
Author: 刘德联, 刘晓雨
Publisher: 北京大学出版社
Pub. in: March, 2004
ISBN: 7301066317
Pages: 226
Measurements:
Origin of product: 中国
Order code: BN00008
Other information: 本教材配有CD,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
|
Rate this product:
|
- MSL Picks -
《中级汉语口语》是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口语基础的读者继续学习而编写的,与初级口语教材相比,中级的语言更加生活化,讨论的话题也逐渐抽象,开放性的主题更多的旨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其中口1,2本的口语知识部分对拼音的变调作了持续的补充,由于音调的微妙性,使得难以一次性把握,所以在今后的课程中巩固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篇特别介绍了几种语境现象和语言的比喻意义,特别是对禁忌语,委婉语的介绍,这是对学习汉语更高层的要求。
Target readers:
在华留学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来华旅游的外国朋友,汉语学习者
|
刘德联,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系任教,1985年转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现更名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法及教材编写。
刘晓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师。
|
本教材(第二版)所选生词主要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乙级以上的词汇,甲级词和部分常用的乙级词没有作为生词收入。
本册新版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部分课文作了一定的修改,并补充了一些新的课文,由原来的上下册充实为现在的一、二、三册。三册共有52课,课文围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安排生动、自然的口语对话,以满足读者需要。力求突破与创新,突出口语教材的特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若干主线人物贯串始终,赋予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让不同性格的人物说出不同风格的语言,同时对过于北京化口语词汇作了适当调整,以适应各地使用者的需要。
其二,注意社会发展趋势,及时淘汰已过时或即将地时的语言,在安排课文内容和语言时“向前看”,把对一些社会新生事物的介绍及有关的会话内容收入到课文之中。在体例上增加了“语句理解”,对一些口语化的,仅从字面上难以准确理解含义的语句做了例释。
其三,新增了不少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安排大量由浅入深的实用性练习,练习方式变“词本位”为“句本位”,将重点放在情景会话上,要求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场景说出适当的话语。
其四,口语知识的系统化讲解。对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现象,从口语语音到口语语法,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
其五,口语常用语的补充。在教材每一单元之后,设《口语常用语》。将口语中经常使用的某些交际语言分门别类地进行适当的归纳,帮助学生了解同一情景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教材配有CD,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
目录:
改版说明
序
前言
第一课 来,认识一下儿
第二课 是在这儿选课吗?
第三课 慢慢就习惯了
第四课 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个辅导老师?
口语知识(一) 1、上声(三声)的变调
2、“一”和“不”的变调
口语常用语(一) 1、问候与寒暄
2、介绍与自我介绍
第五课 你出门喜欢坐什么车啊?
第六课 我想打个电话
第七课 你可以寄“特快专递”
第八课 我在校外租了房子
口语知识(二) 1、语气词“吧”的主要用法
2、语气词“呢”的主要用法
3、语气词“嘛”的主要用法
口语常用语(二) 1、打听与请求
2、感谢与道歉
第九课 你想买什么衣服
第十课 咱们在这儿照张相吧
第十一课 很高兴能到您家来做客
第十二课 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
口语知识(三) 1、语气词“啊”的音变
2、汉语口语中常用的几个感叹词
口语常用语(三) 1、赞同与同意
2、意见与建议
第十三课 你教我做这个菜吗
第十四课 我还是喜欢中国的民歌
第十五课 找一座有名的山去爬
第十六课 我们想了解一下儿留学生的周末生活
口语知识(四) 1、口语中表示列举的常用词语
2、口语中常见的反问句
口语常用语(四) 1、称赞与惊叹
2、不满与抱怨
第十七课 哪里哪里
第十八课 我在中国的留学生活
第十九课 我觉得这是学口语最好的方法
第二十课 看看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口语知识(五) 1、插说与口语中常见的插入语
2、程度补语的常见形式
口语常用语(五) 1、安慰与劝解
2、担心与发愁
总词汇表
“语句理解”总表
|
序言
学习外语,按说应该是听、说、读、写并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以根据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而有不同程度的侧重。近些年来,我国有不少高等院校的对外汉语语教学单独设置了口语课程,侧重听和说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外国大友在中国学汉语和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学,环境完全不同,他们来到中国以后,迫切感觉需要的就是提高口语能力以适应陌生的语言和生活环境,只靠一般汉语课循序渐进地学语章、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每天生活中听和主的需要的。专门为他们开设口语课,正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近几年来,国内已出版了一些专供外国朋友学习口语用的教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突出口语特点,使它和其他汉语课有明显的分工,应该说是至今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这部《中级汉语口语》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刘德联和刘晓雨两位老师合编的,近几年来他们一直为外国留学生讲授汉语口语课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最近又在总结过去一些口语教材有缺点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教材,它以密切结合学生口语的实际需要为编写主线,内容相当活泼生动,语言也比较规范自然,尤其是在每一单元之后设置了“口语知识”和“口语常用语”两项内容,既起到了复习已学到的汉语知识的作用,又能把这些知识集中到口语的角度来认识,对学生提高口语能力无疑有很大帮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希望这部教材的出版能对今后汉语口语课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使汉语口语课从目前的探索阶段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一套真正有自己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口语课体系。这恐怕不只是本书两位编者的希望,也是所有汉语教师的希望。我正是怀着这种希望原以为这部教材写出这篇短序的。 林焘 1996年4月于北京大学燕南园
|
前言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教材也应不断更新。这部《中级汉语口语》就是基于这种原则而编写的。
这部教材以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来华进修的留学生为主要对象,课文内容紧紧围绕外国留学生的在华留学生活,选取留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情景,安排自然生动的口语对话,以满足留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本教材(第二版)所选生词主要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乙级以上的词汇,甲级词和部分常用的乙级词没有作为生词收入。
本册新版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部分课文作了一定的修改,并补充了一些新的课文,由原来的上下册充实为现在的一、二、三册。三册共有52课,课文围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安排生动、自然的口语对话,以满足读者需要。力求突破与创新,突出口语教材的特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若干主线人物贯串始终,赋予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让不同性格的人物说出不同风格的语言,同时对过于北京化口语词汇作了适当调整,以适应各地使用者的需要。
其二,注意社会发展趋势,及时淘汰已过时或即将地时的语言,在安排课文内容和语言时“向前看”,把对一些社会新生事物的介绍及有关的会话内容收入到课文之中。在体例上增加了“语句理解”,对一些口语化的,仅从字面上难以准确理解含义的语句做了例释。
其三,新增了不少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安排大量由浅入深的实用性练习,练习方式变“词本位”为“句本位”,将重点放在情景会话上,要求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场景说出适当的话语。
其四,口语知识的系统化讲解。对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现象,从口语语音到口语语法,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
其五,口语常用语的补充。在教材每一单元之后,设《口语常用语》。将口语中经常使用的某些交际语言分门别类地进行适当的归纳,帮助学生了解同一情景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部分教师的热情指教,林焘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张园老师参加了本书前期准备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沈浦娜老师,郭荔老师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
|
|
|